时间: 2024-04-14 23:11:40 | 作者: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
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南方多省旱情形势严峻。目前,南方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正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对温度、水分最敏感时期。
自7月以来,连续一个月无有效降水过程,且持续高温,致使湖南怀化多个县市区部分农田出现干旱、开裂。
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这个夏天正在刷新人们对高温的认识。截至8月23日,中央气象台已继续34天发布高温预警,连续12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8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烈日炙烤下,旱情也在加速发展。8月2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从下图能够准确的看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各省,正面临严峻旱情。
据8月24日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湖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陕西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
预计未来3天,黄淮西部、苏皖南部、浙江大部及四川盆地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对气象干旱缓和有利,但其他大部地区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据央视新闻8月24日消息,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逐步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科学调度水资源,多措并举增加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群众饮用水。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指导农户抗旱保秋粮。
会议指出,中央预备费拿出100亿元,重点支持中稻抗旱。抓紧研究推动晚稻丰收举措,中央财政持续予以支持。
南方地区是我国稻米主产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八成左右,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占全国六成以上。
目前, 南方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对温度、水分最为敏感。
持续高温对处于孕穗和抽穗期特别是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影响大,导致开花授粉受精受阻,小花败育,空秕粒增加,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目前南方多地履创高温纪录,叠加干旱影响,水稻生产形势堪忧。有专家这样认为,连续的高温与旱情,已极度影响中稻生长,威胁粮食安全。
据了解,干旱缺水后,将导致水稻灌浆期充实度不足、千粒重下降、秕谷率上升,晚稻禾苗长势弱、生育期推迟,影响产量形成。
水稻喜水。有业内的人表示,高温下,有部分稻田严重干旱,甚至会出现龟裂。“稻田龟裂后,最多只能坚持四五天,如果后续能得到一定效果灌溉,一般会推迟水稻的生育期,但也会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减产。”
湖南省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居全国第1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一直是全国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每年调出80亿斤至100亿斤商品粮。
截至8月22日,湖南省有120个县市区发生气象干旱,其中43个达重旱以上等级。
自7月以来,连续一个月无有效降水过程,且持续高温,致使湖南怀化多个县市区部分农田出现干旱、开裂。
受高温干旱影响,处于抽穗灌浆期的中稻,部分已出现颖花退化、抽穗受阻,结实率下降;处于分蘖期的晚稻,部分出现分蘖不足。在灌区末端、丘陵岗地和“望天田”已出现开坼,部分禾苗枯萎的情况。
好在湖南省气象台预计,8月24日至28日受冷空气和台风低压外围云系共同影响,省内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严峻形势将得到缓解。
湖北今年从6月到8月,持续高温少雨,时间长、范围大,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持续高温热害叠加干旱,对正值抽穗扬花灌浆期的中稻有大影响。
专家提醒,要千方百计浇水,还能采用“一喷多促”的方式,充分的利用无人机或喷灌设施应对当前高温干旱天气。
“一喷多促”能降低叶面温度,增加肥料供应,通过肥料和调节剂的作用来增强作物抗热能力。如每亩可以喷1%的尿素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以及0.01%的云苔素内酯。
安徽常年水稻种植培养面积3750万亩,居全国第4位,总产1600万吨,居全国第6位,年调出稻谷500万吨以上,位居南方稻区之首。
自8月份开始,安徽省水稻陆续进入穗分化期,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水稻穗分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不利于幼穗分化、增加颖花退化,会降低水稻每穗粒数。
据气象部门预测,安徽本轮高温天气将持续到8月下旬,会持续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和灌浆结实,尤其是南方稻油和冬闲茬口中籼杂交稻,一定要高度警惕受灾风险。
有专家建议,当前应充分重视水稻穗期高温干旱减灾生产技术的应用落实。应对高温,常规采用的技术是以“日灌夜排”水分管理配合适度增施氮素穗肥为主,但受降雨不足和水利设施不完善等影响,部分地区田块灌溉较为困难,减灾生产技术难以按质按量落实。
水稻进入穗分化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农业植保的主要方针。
据气象监测显示,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到中度农业干旱,局部地区出现重度农业干旱,部分地区一季稻、晚稻因旱受灾。
当前江西省一季稻(中稻)普遍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为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受持续高温热害和干旱影响,赣北、赣中部分地区一季稻正常开花授粉受阻,有可能导致产量下降;灌溉条件差的地方,农业干旱进一步加剧,导致部分水稻叶片受旱枯死。
晚稻则处分蘖至拔节期,持续高温与干旱灾害造成瑞昌、永丰、德兴等地部分地区晚稻出现分蘖受阻,有效穗数减少,发育期推迟等现象,对后期产量形成不利。
四川省也是我国的“粮仓”之一。面对高温“烤”验,四川省部分农区土壤失墒较快,局地旱象露头。早在8月11日,四川就启动了三级抗旱应急响应,为2012年以来的首次。
目前四川省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至成熟收获的关键时期。由于四川稻区广阔,生育进程差异较大,高温伏旱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在四川省的水稻分布中,川南和川东低海拔浅丘区种植培养面积占到了全省的40%以上,同时也是再生稻主产区。这一区域的水稻产量事关重大。今年该地区的水稻产量稳中略增,由于该区域水稻成熟早,加上耐高温品种的选用较广泛,近期晴好天气又利于晾晒,基本实现了颗粒归仓。
川中“老旱区”水稻受旱较重。川中丘陵区水稻面积约占全省30%,也是我省典型的“老旱区”。7月开始的高温干旱天气正好与该区域的水稻孕穗抽穗期重叠,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受一定的影响。有专家发现,少数灌水困难的田块不仅有效穗数不足,个别植株穗部还出现了颖花退化的现象,无人机植保作业的田块存在籽粒受损情况。
而在种植培养面积占四川省30%的成都平原麦(油)茬中稻区,正是抽穗开花时。来自都江堰的灌溉用水源源不断流入田间,7月以来的连续晴日天气补偿了前期阴雨低温天气的影响,有利于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成穗率。
专家提醒,高温下,稻田保持一定水层,可明显降低高温伏旱天气特征情况下产量损失程度。抽穗扬花期田间水层保持5-10厘米,可降低田间小气候温度2-3℃,减轻热害。尤其是对缺水干旱的田块,要及早提水灌溉,增加田间湿度,防止干旱与高温热害叠加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恢复植株正常灌浆结实。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遭遇高温热害,结实率在20%以下、亩产不到100公斤,并且水源较好的田块,应于8月20日前割留高茬蓄养再生稻,割茬越早越好,同时要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确保安全齐穗和较高的产量。对结实率低于20%且水源条件差的田块,8月20日前不能蓄留再生稻的,应选择割苗耕地,及时改种秋季作物,如蔬菜、红绿豆、秋荞麦、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粮经作物。
一、合理调配水源,优先供应灌网终端。在受旱地区,影响最大的是灌溉水网的终端,建议政府部门协调资源,调配灌溉水分配优先灌溉终端的保苗水,防止严重干旱绝收。
二、以水调温,防范高温热害。对处于抽穗灌浆期的中稻,田间灌8~10厘米深水,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对于再生稻,头季收获后及时灌一次浅水保湿,防止再生芽失水死亡,但切忌灌深水烫芽和引起头季秸秆腐烂形成的还原性物质抑制再生芽生长;对于孕穗期的一季晚稻,保持4~5厘米水层,防止颖花退化;双季晚稻保持有水促分蘖。
三、叶面喷施磷钾肥,减轻或缓解危害。对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高温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增强水稻对高温的抗性,缓解热害危害。能结合防治病虫害施用农药时混合施用。
四、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群体。对处于分蘖盛期双季晚稻,要分苗类合理调节群体茎蘖动态,因苗控肥与适度搁田,控制高峰苗,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收割后在第二次灌水时亩施7~8公斤尿素作为提苗肥,促进再生芽萌发,如果前期没有施用促芽肥的田块,提苗肥用量能增加到亩施15公斤左右。
五、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危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参考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意见,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农业气象周报,8月14日-20日, 四川盆地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持续且强度加强,安徽南部、湖北大部、浙江东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东部等地农业干旱发生发展,不利一季稻孕穗抽穗和灌浆、晚稻分蘖生长。华南及云南大部等地光温充足,降水量有10~50毫米,利于一季稻产量形成及晚稻生长发育。
江淮大部、四川盆地大部、江南东部降水量有25~100毫米,利于改善土壤墒情,旱情将有所缓解,总体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
江汉大部、江南中西部、重庆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25毫米,旱情还将持续。
8月24日起江汉、江淮高温基本解除,26日起四川盆地、江南高温逐渐缓和,部分地区解除,利于作物、经济林果等恢复生长。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华南以及云南和黑龙江东部等地等地降雨偏多,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和库塘蓄水,其中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东北部、广东沿海、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雨量有90~150毫米,局地超过180毫米,可能引发局地农田内涝和作物倒伏。
另外,受第9号台风影响,23-25日,我国华南沿海将出现非常明显的风雨天气,对农业和渔业生产等不利。
目前,大部地区秋收作物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地要重视天气变化,根据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分类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加强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促进秋收作物后期产量形成。
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抓住天气转折的时机,及时灌溉、追肥,促进作物和果树等恢复生长;受灾严重、没办法恢复生长的绝收地块,及时补种或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经济作物,减少高温干旱造成的损失。
江汉、江南中西等降水偏少地区仍要做好抗旱工作,加强水源调度,开展节水灌溉和人工增雨作业,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华南沿海地区要防范台风带来的大风、强降水等不利影响。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中央气象台、人民政协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江西微农、四川农村日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国谷社、中华粮网等